全状态的原因,可以采取三种防止对策,即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激励原则:以科
学的手段,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某市一金属矿山企业发生一起严重透水事故,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要求该市所有金属矿山企
1
f业一律停产,全面开展隐患排查,经安全评估并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该种做法,符合安全生产
管理原理的()。
A动态相关原则
B监督原则
C行为原则
D能级原则
【答案】B【解析】监督原则:在安全工作中,为了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得到落实,必须明确安全
生产监督职责,对企业生产中的守法和执法情况进行监督。动态相关性原则:构成管理系统的各要素是
运动和发展的,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
行为原则:需要与动机是人的行为的基础,人类的行为规律是需要决定动机,动机产生行为,行为指向
目标,目标完成,需要得到满足,于是又产生新的需要、动机、行为,以实现新的目标。安全生产工作
重点是防治人的不安全行为。
6.某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开展了创建安全班组达标活动,旨在提升班组安全管理
水平,张某担任该企业班组长多年,具有丰富的基层安全管理经验。张某发现在班组内可能造成较大事
故的职工往往具有感情冲动等性格特征,依据事故频发倾向理论,针对具有这种性格特征的人员可采取
的安全改进措施是()。
A遵章办事,违者严罚B重新培训,更换岗位C加强教育,重点监护D加强现场安全警
示及提示
【答案】C【解析】事故频发倾向是指个别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根据事故频发
倾向理论,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如果企业中减少了事故频发倾向者,就
可以减少工业事故。频发倾向理论是早期的事故致因理论,显然不符合现代事故致因理论的理念。
7.海因里希将事故因果连锁过程概括为五要素,并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这种事故因果连锁
关系。下列描述事故发生五要素的选项中,正确的顺序和内容是()。
A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能量意外释放、事故、伤害
B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C人的缺点、管理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D遗传及社会因素、人的缺点、屏蔽失效、事故、伤害
【答案】B【解析】海因里希将事故因果连锁过程概括为以下五个要素:遗传及社会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