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
18课《颐和园》教学设计
学校:华丰镇中心小学蒋集镇添福明德小学教师姓名:李蕾蕾刘程程
教学目标:(主要依据单元目标和课后题设计)一、日积月累教学目标
(一)重点字词。1应会读字:颐耸阁舫眺堤态2趣味识字
(教学重点)
猜字谜:心上有个太阳态3易读错字:“堤”应读dī不读tī。4多音字:几jī几乎,jǐ几个5应会写字:殿廊柱栽筑阁朱堤狮态(1)写正确:殿廊栽注意笔顺。(2)写美观: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柱堤”;左中右结构的笔画要紧凑,分布均衡:雕狮(3)指导书写的字:殿,左右均等;雕,右边的“隹”是部首。6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描写长廊的部分。二、理解运用:
f(一)共性目标:1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1)课文主要内容:(提示:想想作者在颐和园都看到了哪些景色,可以结合25自然段的首句。)(2)概括方法:段意联接法:领学生逐段读课文,概括段意,然后练习用简练的话把段意连接起来2体会重点段的表达顺序(1)重点段及表达顺序:2、3、4、5自然段,按游览顺序记叙,移步换景。(2)体会方法:抓住景物特点,朗读、想象、观看图片3学习体会重点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1)重点词句:“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2)体会方法:抓住“镜子”和“碧玉”体会昆明湖的静和绿;抓住“滑”字体会其作用,换为“游”作比较,朗读、想象情景。4迁移运用仿写:我要仿照《颐和园》中描写长廊部分的写法,用上数量词、颜色词、比喻等修辞手法,记一次游记活动中难忘的一处景点。
f(二)本课重点问题:1课后思考题: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颐和园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2认真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想想作者抓住了景点的什么特点来向大家介绍?体会作者不同的描写方法。三、情感体验:(教学难点)(1)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2)体验方法:抓住景物特点,朗读、想象画面
教学准备
一、教师:(一)设计预习提纲(或学案)(二)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三)课前检查预习,收集、分析预习信息,进行二次备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