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哌酮乙醇r
【病史摘要】患者,男,63岁。因“发热、咳嗽2d”就诊。诊断:急性支气管炎。给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静脉滴注。患者于第2天晚餐时饮啤酒约300ml,10mi
后即感头晕、剧烈头痛、恶心、胸闷、心悸、呼吸困难,来院急诊。体检:神志清,烦躁不安,结膜充血,颜面、颈部、躯干皮肤潮红,少量出汗,血压:9060mmHg,心率:112mi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诊断:双硫仑样反应。嘱患者立即平卧,给予吸氧,迅速开通两条静脉通道,地塞米松1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10mi
后患者自觉胸闷缓解,心率降至88mi
,30mi
后症状明显改善,心率:75mi
,血压:11075mmHg,4h后症状消失,继续观察2d后痊愈出院。r
【处方】r
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r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2g静脉滴注每12h1次r
【分析】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体内后,首先在肝细胞线粒体内经乙醇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醛,乙醛再经乙醛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酸和乙酰辅酶A,乙酸进入三羧酸循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r
双硫仑又称戒酒硫,是一种戒酒药物。双硫仑可抑制肝细胞线粒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导致乙醇的中间代谢物乙醛的代谢受阻,不能继续氧化为乙酸,使血中乙醛浓度升高。服用双硫仑后一定时间内,即使饮少量的酒,也会出现面部潮红、恶心、呕吐、头痛、发热等不舒服的症状,使嗜酒者对酒产生厌恶而达到戒酒的目的。一些药物如头孢哌酮钠等,也可抑制乙醛脱氢酶,导致与双硫仑相似的反应,统称为双硫仑样反应。r
头孢哌酮钠的化学结构中,母核7氨基头孢烷酸(7ACA)环的3位上有甲硫四氮唑侧链,与辅酶A竞争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中心,使乙醛脱氢酶被抑制,乙醛不能正常代谢而在体内蓄积。乙醛是一种毒性物质,可与体内一些蛋白质、核酸、磷脂等呈共价键结合,使这些物质失活,从而引起机体的多种不适。乙醛脱氢酶被抑制后需4~7d才能恢复,如果在用药期间及停药后7d内饮酒,或者使用含乙醇的药物或食物,可能会出现双硫仑样反应。r
双硫仑样反应的症状多出现于饮酒后5~30mi
或静脉输入含乙醇的注射液时,表现为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率加快、血压下降、视物模糊、烦躁不安、精神错乱、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导致呼吸抑制、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意识障碍、惊厥、休克,甚至引起死亡。r
双硫仑样反应的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及饮酒量呈正相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