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脑卫生与学习
学生时期,最主要的行为是学习。而大脑是学习的器官,注意用脑卫生是搞好学习的前提。
大脑是人的思维器官。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重12-16千克,大脑是靠脑神经细胞来传递和处理信息的。大脑的功能活动十分旺盛。在静止状态下,大脑对氧气的摄取量大约为50毫升/分钟。在紧张的脑力劳动时,氧气摄取量可高达80毫升/分钟,占全身耗氧量的32。即使在休息时大脑的耗氧量也占总耗氧量的20,因此大脑的耗氧量比任何器官都要高。由于大脑对氧气需要量相当高,因而,大脑细胞对缺氧极为敏感。
在进行紧张的脑力劳动时,大脑自动地使脑血管舒张,增加毛细血管与脑组织的接触面积,减低血流阻力,加大血液流量,以增加氧气的供应。我们长时间进行脑力劳动时,有时会感到头昏脑涨,这与脑血管扩张是有关系的。脑力劳动时人体究竟有哪些变化呢?首先是脑血流量增加,脑部充血,此时四肢及腹腔内血液相对减少,使脉搏减慢。但在特别紧张时,会造成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快,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功能降低,反应时间延长,分析综合能力减弱,身体抵抗力下降,亦可造成疾病及自主神经紊乱、神经衰弱等。
人体存在着一种生物钟。人体的生物钟控制着人类的生理活动,使其具有一定的生物节律。大脑皮质功能活动与人体的生理活动一样都具有一定的生物规律,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物钟。大部分人在清晨和白天精神焕发、朝气蓬勃,记忆和创新效率较高,一到晚上,脑细胞就转入抑制状态。小部分人一到夜间脑细胞就转入兴奋状态,精力高度集中,思维十分活跃,工作效率很高,入睡迟,起床也迟。
在学习活动中,脑力活动的变化有着一定的规律。当内部和外部以时间作为条件刺激,而且依一定的顺序重复多次以后,大脑皮质上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关系就固定下来,因而,条件反射的出现愈来愈恒定和精确,即形成动力定型。“熟能生巧”就是通过学习训练而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结果。动力定型的建立,使神经细胞以最经济的消耗而收到最大的工作效果。动力定型的形成,年龄愈小愈容易形成。因此,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小养成有规律的生活,这对人一生的学习有良好的影响。动力定型的建立虽然比较困难,但一经确立,就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对已建立起来的良好的动力定型,不要轻易地去改变,即不要轻易地用新的定型去替代原来的定型,不然对大脑皮质会产生超负荷的负担,易造成神经衰弱。
学习或工作开始时,能力较低,然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