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题和第25题就是对实验的综合考查。12试卷的导向性(1)立足基础源于教材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比如,化学变化,物质类别,基本实验操作,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常识(第5题和第23题第4小题),根据化学式说出各元素的质量比,根据化学式推断元素化合价,根据质量守恒补全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辨别换反应,根据稀释原理计算溶液质量分数,溶解度的计算,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用语的含义,常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同类别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等等这些内容都是教材中的基础和重点知识,试卷注意了对这些内容的重点考查。(2)注重探究,培养科学素养本卷中的探究性试题(第25题)的选材既适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水平,又有一定的深度,象一个研究型的小课题,其特点是设计别出心裁,展示研究问题的思维过程,既考查较多知识点和化学方法,又能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因而所占分值比重较大。总的来说,2007年宜昌市中考化学式卷成功的实现了命题思路的中心思想,对深化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都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同时也给我们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以明晰的启示。2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启示和建议21加强双基教学,凸现化学教学功能从2007年宜昌市化学中考试卷来看,双基仍然是整卷的主旋律。比如,第1、3、14、19题考查基本概念,第2、5、7、13题和第18题第1小题考查化学常识,第4、9、10、16、22题考查基本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第24题考查物质转化,第18题第2小题、第20题、第22题第1小题、第23题第2小题和第4小题等都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第17题考查了化学用语的含义,第23题第1小题考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意义,第6、15、21、26、27题考查基本计算能力。从阅卷情况来看,主要问题有:一是很多考生化学方程式书写不规范或者不会写。主要情形有,①化
f学符号书写不规范,比如,“M
”写成“m
”,“K”写成“k”,“M
O2”写成“M
O4”,“FeCl3”写成“FeCl”或“FeCl2”,“KM
O4”和“K2M
O4”分不清;②没有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盲目书写,比如电解氧化铝的方程式写成。
③化学方程式未配平或“”写成“”。④反应条件搞混淆或者漏写,比如“熔融”写成“加热”或者“燃烧”,“点燃”写成“燃烧”等等。⑤反应方程式中不需要打“↑”的打了“↑”,即不清楚使用“↑”的条件,比如,丙烷的燃烧方程式中产物“CO2”写成“CO2↑”。⑥因为审题不仔细导致方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