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不
f断完善,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新引进项目30个。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增服装、纺织、食品加工等轻工企业12家。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全新领域,“一业独大”局面逐步改变,钒钛、稀土、膨润土资源开发实现突破。供电能力进一步增强,完成电力增容52万千伏安。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农业基础显著增强。预计完成农业总产值69亿元,增长353。粮食产量达到13亿斤。以前所未有的扶持政策和工作干劲推进设施农业建设,新建保护地11万亩,圆满完成了20万亩建设任务,广大农民在摆脱靠天吃饭道路上迈出决定性步伐。新建省级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216个,培育规模饲养户600户,畜禽养殖规模化、科学化水平显著提高。年内完成造林绿化524万亩、坡耕地经济林5万亩,三年荒山绿化任务圆满收官,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1,连续三年荣获省造林绿化先进县称号。农业产业化迈出跨越式发展步伐,引进超10亿元企业2户。完成高效农业配水510处、高标准农田建设3万亩、河道治理工程38公里。完成水保综合治理工程216万亩,其中贾家店坡耕地治理和滴灌节水工程13万亩,是我县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水保工程。连续九年夺得省级农建“大禹杯”。年内实施草原沙化治理11万亩,三年工程任务圆满完成。完成“一池三改”2310户、保护性耕作4万亩、村屯道路硬化560公里。新建固定火箭增雨作业点8个。大小凌河治理保护工作全面展开,完成退田还河9250亩、河道生态林1800亩。
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全面提速,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县城总体规划经上海同济规划院修改并通过省政府批准,行政中心办公大楼开工建设。县城污水处理厂、实验中学、县医院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省城镇化试点村镇建设和大小凌河沿岸新市镇开发建设全面展开,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开发热潮。柳城城中村改造拆迁基本完成,二十家子小城镇开发示范引领作用明显。全县房地产开发面积达到102万平方米,城镇化率达到20。商贸流通服务业持续发展,新增农村连锁店30家。清风岭“中国地”旅游掀起热潮,品牌拉动效应开始显现。
财源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财政实力持续增强。预计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67亿元,增长159。其中,国税收入58亿元、地税收入82亿元、非税收入27亿元,分别增长137、164和181。税收征管力度不断加大,征管秩序进一步规范。资金调度管理不断加强,支出结构更加优化。争取上级各项补助资金123亿元,增长149。政府投资项目资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