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量Q和送风量G
说明:一次回风系统的空调机组,常采用转轮热回收式空调机组,冷热水盘管共用一套(公共建筑节能标准有规定)。
1、确定空调机组的所需冷量Q
1采用空调房间总冷负荷面积概算指标来确定。房间的总冷负荷面积概算指标:可查阅: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1941节第1478页,或《200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13节第11页(此表源于陆耀庆第一版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09版技术措施无面积指标)。说明:其中该总冷负荷面积指标包括房间的余热冷负荷新风冷负荷。房间的空调系统的冷、热负荷概述指标:可查询《简明空调设计手册》24节63页。建筑物的空调总冷、热负荷面积指标:可查阅CJJ342010《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第31节,里面的数据还是挺准确的,尤其是热负荷指标。或建筑物空调冷负荷指标《200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132。
采暖热负荷指标的确定建筑物的采暖热负荷指标:可查阅CJJ342010《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第31节,里面的数据还是挺准确的。或者是查阅《200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131。(或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513节第317页)居住建筑的建筑物采暖热负荷指标:据DBJ140372006《山东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416条规定:不宜超过32wm(公共建筑节能标准无热负荷指标规定)
2人员密度:可查阅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1933节第1466页(源于国际标准),或《200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13节第11页(此表源于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设备专业设计技术措施》)。或《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附录B其中新版实用供热空调手册上的人员密度要偏小些,设计常采用的人员密度值比手册上的要大。
2、确定空调机组的送风量G
f(1)、定性分析参数时,可将房间的总冷负荷Q分解成新风冷负荷Q1房间余热冷负荷Q2:一次回风系统的所需的总冷负荷为:新风冷负荷Q1和消除室内余热的冷负荷Q2,其
实,一次回风系统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就其制冷的最终结果即维持房间的温度和新风量来说是一样,比如同一个房间,其所需的新风量为G1,室内的余热冷负荷为Q2,那么此房间的总冷负荷Q应该是一定的,不论采用一次回风系统还是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消耗的总冷负荷都是固定的Q,也就是计算软件算出的房间总冷负荷。所以对于一个房间来说,其用于消耗余热的冷负荷Q2是一定的,不变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