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点就是与N点等温的,也就是ONLN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具体可参见论文刘何清《露点送风方案的两种特殊空气处理过程分析》的论述。(2)无法准确的确定真正的房间余热Q和余湿W所对应的热湿比线εQW值:通常房间真正的热湿比线εQW值不容易确定(湿负荷不易确定),所以无法确定房间真正的热湿比线ε值,这时也就无法在焓湿图上确定过N点的热湿比线εQW与90相对湿度线的交点L,对于此种情况,工程上通常采用过室内空气状态点N的露点温度TNL的等温线与90相对湿度线的交点L作为送风状态点,用此送风状态点L近似等于真正的送风状态点L,此时送风状态点L的空气吸收房间的真正的余热Q和余湿W,其实最终状态点落在了N点,此N的位置是过L的热湿比线εQW的某个位置处,同样跟上述情况一样,根据公式
G
Q
12hNhL
,但是此时由于公式里面
G和
hN
都是未知的,所以这时要先确定我们要
使最终的空气状态是与室内空气温度相同,还是焓值相同,通常情况下由于我们默认为N点处的焓值与N点处的焓值相同,所以通常是选择了N的位置是位于与N点的等焓的位置处,所以就可以根据上面公式计算出送风量G。为了方便分析和计算,我们通常将N视为与N点重合,即真正的余湿量W反正也计算不出来,就把直线NL’做为真正的热湿比线ε,这样方便分析计算。
(3)一次回风系统采用露点送风时的处理过程确定和计算:a、首先,我们要确定送风状态点O的位置,由于房间真正的热湿比线不好确定,所以我们无法确定真正的露点送风状态点L,即房间真正热湿比线与90相对湿度线的交点L。b、所以我们采用室内空气状态点N的露点温度TNL的等温线与90相对湿度线的交点L做为送风状态点(此时L的送风温度时保证风口不结露的最低送风温度,即最大的送风温差,从而此时计算得到的送风量为最小送风量),用此状态点L来近似代替状态点L,近似的认为按该送风状态点L送风后,吸收房间真正的余热量Q和非真正的余湿量W后,最终达到室内空气状态N,(但是实际上应该是L吸收真正的余热Q和余湿W,最终到达新的状态点N,但是设计时L的送风量G是按照GQ2hNhL来计算确定的,所以N’点的位置可以求得的,但是LNLN应该不是平行四边形)但是我们都忽略这些真正的处理过程,而是近似的认为L吸收了房间余热余湿都到达了空
f气状态点N。c、这时我们就要核对按室内空气状态点N的露点温度TNL的等温线与90相对湿度线的交点L做为送风状态点时,第一:此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