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心理健康活动主题班会课件
【篇一】
一、活动主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活动时间:20XX年9月6日
三、活动地点:八年级4班教室
四、活动对象:八年级4班主任田景虹老师、八年级4全体同学
五、活动背景:
有专家预测:21世纪心理疾病将严重危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对很多国家的调查研究证明,在全世界的人口中,每时每刻都有13左右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在中国,最新一次全国4~16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发现,中国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达139。相关部门还对中、小学生做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中有25左右的孩子有不同水准的心理障碍。这些数据表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疾病较成人更为严重。
六、活动目的:端正学生的心理发展方向,避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
七、活动过程:
一、导入
健康不但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都良好的状态,有良好的社会适合水平。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
f①智力正常。②有情绪的稳定性与协调性。③有较好的社会适合性。④有和谐的人际关系。⑤反应水平适度与行为协调。⑥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⑦有心理自控水平。⑧有健全的个性特征。
⑨有自信心。
⑩有心理耐受力。
三、分析现状及原因
初中阶段又称为青春期、少年期。这个阶段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初中生生理发育十分迅速,在2至3年内就能完成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任务并达到成熟水平。
但是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这样,初中生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
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级
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首先,因为初中生身体外形的变化,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所以,在心理上他们希望尽快进入成人世界,摆脱童年时的一切,寻找一种全新的行为准则,扮演一个全新的社会角色,就在这种种追求中,会产生种种困惑。
其成熟性主要表现在为他们产生了对成熟的强烈追求和感受,在这种感受的作用下,他们在对人、对事的态度、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以及行为的内容和方向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也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能给于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
其幼稚性主要表现在其认知水平、思想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上。
f因为初中生心理上的成人感及幼稚性并存,所以,表现出种种心理冲突和矛盾,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1、反抗性与依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