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中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丰顺县第一中学吴丽梅
心理健康是指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运用心理辅导和教育手段等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学生心理康水平,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它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的能力。”由此可见,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切实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一、当今学校教育存在的现象。
f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青少年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调查表明,我国的中学生约15左右的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1、学习成绩高一切,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当前的中学教育更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需求。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言必谈中考、高考,升学率成了学校教育的唯一目的。学习成绩决定了一切,从家庭到学校,学生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做与学习无关的事被认为是没有“正事”的表现。有的学校评“三好学生”基本上也成了“一好学生”。我们的德育工作很多时候也是以学习为中心,以学习为目标对学生进行教育。致使有的学生厌恶学校,逃避学习,甚至产生仇视心理。2、学校的不够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