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校园文化是大学的风骨,是一所大学最鲜明的标志,是体现学校特色的、师生思想情感体认的群体文化,能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因此,研究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大学精神的重塑,对于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中医文化是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的源头活水,生命力、生长力所在。中医药院校凸显中医文化、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一定能够助推学校的事业凝聚力、核心竞争力、学术创新力。一、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1、现状:近年来不少中医药院校重视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目前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主要包括:中医药特色环境建设、文化阵地建设和丰富的文体活动建设;把握中医药文化建设规律、创新中医药文化载体、建设中医药文化传播队伍以及探索面向社会的校园文化开放措施等方面。如长春中医药大学王之虹校长亲自创意校园建设整体规划及建筑布局;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王群副书记主持“挖掘中医特色,创建品牌校园文化”的课题研究等。2、问题主要表现为:(1)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记和灵魂,也是一个民族赖以延续和发展的根本。中医文化是中医学的根基和灵魂,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医学的本质,而且决定了中医学的历史形成和未来走向。中医文化因之必然是中医药院校的灵魂,失却了中医文化这一灵魂,大学将成为批发促销医术知识的卖场,批量生产医匠技工的机器。当前,中医药院校对中医文化的研究普遍表现为思想重视,行动不力;立足中医学的系统中医文化研究不多;中医学整体理论体系被割裂;基于历史视域的挖掘凝炼不够,
f基于时代视域、世界视域与时俱进的发扬推演不够;尚未能体现思想的深度、历史的厚度、理论的高度、视角的广度、发皇古义的精度、养生医疗的效度、核心价值的普适度。(2)对校本文化的研究不够。中医高等教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每一所中医院校都伴随着共和国的发展经历了起源、奠基和发展,并因际遇、人事、地域等不同,形成了自身的历史和特色。在当前,中药院校一窝蜂注重中医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一定要注重校本特色、地域特色,避免中医药院校的几十校一面。(3)重物质环境建设、硬件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软件建设;校园亭、石、路、像、铭等景点式设置较多,贯穿整体思想,体现中医人文精神、校本特色的系统规划较少;绿化程度越来越高,缺少药苑校园思想;对大学形象识别系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