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8《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F81012004)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2004)10《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1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F712006)三、施工环境及地质情况31施工环境⑴本施工点附近目前已完成清表施工及场地平整施工,且已修建好施工便道至桥梁桩基施工点。⑵我部已施工点附近安装变压器,完全能够满足施工用电的需求。本地可以通过移动电话等方式进行联络,现场采用对讲机进行联络,完全满足生产需求。
3
f桥梁桩基施工方案
32地质情况⑴地形地貌。该段地形变化大,地势由北西向南东逐渐降低至汉江平原。中间高两端低,XXXX大桥所处碑凹山下,地貌为低山丘陵。⑵水文地质。区段内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透水类型为弱碱性盐酸重碳酸镁钠钙型硬淡水,无色、无味、清澈透明;场地环境类别为Ⅱ类。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⑶气象。XX地区属亚热带潮湿性大陆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较充沛。年平均温度148℃,年均无霜期261天,年均日照2008小时数,年均相对湿度744,年均降水日数,南部124天,北部97天。⑷地质。地层为第四系(Q)和三叠系大冶组(Tij)、三叠系嘉陵江组(T1j)、二叠系茅口组(P1m)、栖霞组(P1q)灰岩,岩石坚硬,岩体完整,①第四系(Q)地层:坡体表层为坡积层、残坡积层。成分主要为粉质粘土、粘土与碎石,块石,厚度小于10m,零星分布。②大冶组(T1d)以灰色、浅灰色薄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为主,夹中厚层状灰岩、泥质灰岩或黄绿色页岩。③三叠系嘉陵江组(T1j):上部为灰色厚层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夹页岩;中部为厚-巨厚层角砾状白云质灰岩、白云岩;下部为薄-中厚层状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岩石坚硬,岩体较完整,岩溶不发育,垂直节理发育,产状245°∠40°岩溶不发育,地表有溶痕,沿垂直节理发育小型溶蚀沟槽。
4
f桥梁桩基施工方案
④二叠系茅口组(P1m):深灰、灰、浅灰色白云岩斑块灰岩、灰岩及深灰色含燧石结核灰岩夹少量白云岩。岩石坚硬,岩体较完整,岩溶不发育。⑤二叠系栖霞组(P1q):深灰、灰黑色中厚层厚层状含燧石结核微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具沥青气味。岩石坚硬,岩体较完整,岩溶不发育。四、挖孔桩施工41施工技术测出桩中心位置,在桩周边放出桩芯十字线,开挖第一节桩孔,支第一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