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认的安全上限(225kghm2),同时肥料利用极低,N为30~35,P为10~20,K为35~50。我国每年各种农药制剂约600多种,使用量超过120万t,但只有约13能被作物吸收利用。我国每年产出的秸秆有6.5亿多t,畜禽养殖场排放的粪便及粪水超过l7亿t,农膜年残留量高达35万t,残膜率高达42,基本没有做到回收利用。这些大量的污染物大多数没有经过有效的利用,直接进入到了农田、湖泊、河流中,其结果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到农田、水域和土地的持续生产能力。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不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就不可能根本解决水质污染问题。农业面源污染涉及到整个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事关千千万万农民生命安全,其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行政管理、农业技术、农业基础等各个层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f2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对策研究21高度重视,广泛宣传,加强组织领导农业面源污染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各级政府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及早摆上议事日程,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作为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从政策指导、资金投入、科技创新等方面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首先,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培训班、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危害性的舆论宣传,努力增强广大干部和群众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引导农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使他们树立农村环境是农业经济发展生命线的观念,使保护环境成为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的自觉行动。其次,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要依照《环境保护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切实加强化肥、农药等农资市场管理,制订和完善农产品生产和安全质量标准、农产品基地环境质量和污染排放物标准。再次,加大投入,大力扶持发展高效新型环保农业投入品,加大对农业环境监测和控制、污染源综合治理等公益性事业的投入力度,重点扶持规模养殖场排泄物治理、沼气工程建设等农村实际项目,保障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实施。22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在农业生产方面,必须切实贯彻“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指导思想,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其中重点是推进和落实科学施肥、施农药技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其中最为严重的因素是化肥的过量施用。生产中应根据不同土壤类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