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r程序延时判断上位机是否发出了连接命令。如果有,进入更新固件模式,可以进行Flash的烧写;否则,则进入正常启动模式,用以加载并执行用户程序。(一)Bootloader与用户程序根据上面所述,启动的顺序是:“引导核”自动启动Bootloader,运行完成后再加载运行用户程序。所以Bootloader程序应该独立于用户程序,因为Bootloader一般不需要更新,而且,在系统编程出现意外的时候,不会导致Bootloader被破坏。由于Bootloader需要在启动的时候就运行,所以应该事先通过JTAG使用仿真器将其烧写到地址0x20000000处。而对于常用的NorFlash,编程的时候会先把相应的整个扇区擦除,所以为了方便编程,应该使用户程序的LDR文件的起始烧写地址固定,并且为一个扇区的起始地址,本设计中固定为0x20004000。(二)网络通信协议设计嵌入式仪器一般资源都比较少,所以Bootloader体积应该设计的尽量的小。最常用的网络通信协议为TCPIP协议栈,虽然功能强大,但是体积过于庞大。考虑Bootloader只需要网络接口完成最简单的通讯功能,而且通信量很小,本文设计了一种简单的方法:直接构建含特殊标记头的UDP广播包。详细的实现方法:上位机端发送数据的时候,在普通的UDP包的“payload”区加上一个自定义字符串的“标记头”,并定义为广播包,发送。Bootloader端接受时采用“杂散模式”接受,直接分析网络芯片DM9000A接受到的数据,如果发现是UDP包并且具有自定义字符串的“标记头”,则接受,否则,抛弃。相反,Bootloader端发送数据的时候,按照UDP包标准格式直接手动填充一个完整的UDP广播包,并加上“标记头”,上位机接受的时候,按正常接收方式,即可根据“标记头”判断是否是Bootloader传出来的包。三、Bootloader设计如图1所示,Bootloader功能上可以分为4个模块,主控制模块,数据通信讯模块,Flash操作模块,用户程序加载启动模块。Bootloader运行的时候,先向上位机发出握手请求,等待1秒,如果有握手回应信号则证明有上位机相连,Bootloader进入命令等待状态,如果没有,则直接进入用户程序加载启动模块。当一个完整的上位机命令被接收到后,Bootloader解析命令,并执行相应的功能。执行完相应的功能后会再发出握手请求(除非命令为退出命令),等待上位机握手,周而复始。(一)主控制模块实现功能:实现Bootloader与上位机的握手,解析并执行上位机发出的命令,并总体控制各个模块。(二)数据通信模块实现功能:控制网络控制芯片DM9000A进行数据输入和输出。主要需要实现数据接收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