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KK12配套学习资料
第2节功率
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意义,建立功率概念,得出计算公式。2.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学会用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地计算。过程与方法1.通过建立功率概念的过程,学会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物理探究。2.通过讨论,体会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对生活中常见物理现象进行简单分析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教学难点对功率概念的理解。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情景引入多媒体展示:一个工人单独挖土和挖掘机挖土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快?图中的情景说明了什么问题?
类似的事例还有吗?教师通过所设计的情景,将学生引入怎样比较做功快慢的问题上,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初步知道物体做功是有快慢之分的。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功率及计算公式
1.引导回顾“速度”的知识。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教师引导:以前学习过要比较两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先确定路程再比较时间,也可以
先确定时间再比较路程。同理,要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可采用什么方法?
2.向学生提供一组数据,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谁做功最快?说出比较的依据。
物体所做的功所用时间
A
1000J
5s
B
1000J
10s
配套学习资料K12页脚内容
fKK12配套学习资料
C
4000J
1mi

D
6000J
1mi

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回答,由他人同组同学或其他组同学适当补充,再通过
教师的引导使学生领悟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方法:1做功相同,比较做功的时间,时间短
的做功快;2时间相同,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
3.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方便准确地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呢?
教师引导:用一个包含有功和做功所用的时间的概念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是否可行?
4.介绍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并以适当的事例加以巩固。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功率的概念,功率表示的物理意义,认识功率的相关单位及
计算公式。
教师总结:
1意义:功率是用来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作功率。通常用符号“P”表示。
3公式:P=Wt。
4单位:瓦特。在国际单位制中,W的单位是焦耳J;t的单位是秒s;P的单位是瓦特W。
1瓦特=1焦耳秒,1kW=1000W
用已知物理量的比值定义新的物理量,是建立物理概念常用的方法。使用该方法能够进
一步揭示和表述被探究对象的某些物理性质及变化规律,像我们已经研究过的速度就是用这
种方法来定义的。
5.巩固提高:
例题1:用1牛的力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