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内存发展史由于笔记本电脑整合性高,设计精密,对于内存的要求比较高,笔记本内存必须符合小巧的特点,需采用优质的元件和先进的工艺,拥有体积小、容量大、速度快、耗电低、散热好等特性。出于追求体积小巧的考虑,大部分笔记本电脑最多只有两个内存插槽。我们把内存的发展分为非标准时代和标准时代非标准时代和标准时代。非标准时代和标准时代
(图片:笔记本内存)混乱年代-混乱年代-非标准的天堂和其它配件一样,内存的发展也是从台式机开始的。刚开始的内存都是焊接在主板上的。我们所熟悉的内存条大致是从286时期主板上的内存条开始的,30pi
、256K的,而且必须是由4条组成一个ba
k方可显示。30pi
、16MB在那时可是稀罕物,价格不菲。而本本的内存出现要晚的多。
图片:台式机内存
f1982年11月,Compaq推出第一台IBM兼容手提计算机,采用的内存为128KBRAM。而真正的笔记本内存是始于486时代的。那时笔记本适用内存几乎是千奇百怪,一个品牌、一个机型一种适用内存,因为本身这个时代的机器就带有摸索和试验的性质,有的机器更是直接用PCMICA内存卡来做内存。到了586阶段,台湾厂商的笔记本的产品逐步推广使用了72pi
SODIMM标准笔记本内存,其实也存在至少4种72pi
SODIMM内存:72pi
5VFPMSODIMM、72pi
5VEDO72pi
33VFPMSODIMM、72pi
33VEDOSODIMM。这时的内存大部分和显卡一样是焊接在主板上的。到了Pe
tiumMMX阶段,出现了144pi
33VEDOSODIMM标准笔记本内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EDO内存。这种内存需要双条搭配使用,价格依旧很贵。另外仍然存在一些异类,例如:TOSHIBA的某些机型、台湾TWINHEAD(伦飞)的8、9系列。
EDO内存名词解释:名词解释:EDO内存:这种内存主要用于古老的MMX和486机型上面,也有部分厂家在PII的笔记本电脑中仍然使用EDO内存,这种EDO单条最高容量只有64M,而且由于EDO内存的工作电压为5V和现在常用的SDRAM的33V相比更费电一些,所以很快就被SDRAM内存所取代。
过渡使者-过渡使者-SDRAM笔记本经历了Pe
tium时代,CPU的速度已经越来越快,这时I
tel公司提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内存技术SDRAM。,至此,笔记本内存进入完全的标准内存时代。市场上的标准笔记本用的SDRAM都是144pi
的SODIMM接口,而大部分PII和PIII本本使用的就是SDRAM内存。SDRAM内存生产商和牌子很多,而且价格相对来讲都不是很贵,产品性能区别不大,比较著名的品牌有ki
gmaxki
ghorse创见等。
f单条双面16片256MB的SDRAM内存名词解释:SDRAM内存:SDRA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