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号:11A14014电工电子学
45学分72学时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本课程是非电类本科各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它是学生系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理论和实验技能的一门关键性课程。该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相关专业课的学习、研究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二、适用专业工科非电类各专业三、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四、课程的基本要求(一)电工技术部分:1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电压电流关系;理解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2理解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3掌握基尔霍夫定律;掌握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分析电路的方法。4了解电功率和额定值的意义。5理解电路的暂态和稳态;掌握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及在阶跃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分析方法;理解时间常数的物理意义。6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相位差、有效值和相量表示法。7理解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复阻抗和相量图;掌握用相量法计算简单正弦交流电路的方法。8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瞬时功率的概念;理解和掌握有功功率、功率因数的概念和计算;了解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及其经济意义。9了解正弦交流电路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的条件及特征。10掌握三相四线制电路中单相及三相负载的正确联接;了解中线的作用;掌握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二)电子技术部分:
1
f1了解半导体二极管、稳压管、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参数。2理解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射极输出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掌握静态工作点的估算和简化,微变等效电路的分析方法;了解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概念;了解多级放大的概念;了解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3理解反馈的概念;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4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组成、电压传输特性和主要参数;掌握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分析方法;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加、减、积分和微分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5掌握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的逻辑功能;了解三态门的概念;了解TTL和CMOS门电路的特点。6了解加法器8421编码器和二进制译码器的工作原理;了解七段LED显示译码驱动器的功能。7掌握RS触发器、JK触发器、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8理解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