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
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提出的教育思想。
()
2.“因材施教”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提出的。
()
3.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
学指导性文件。
()
4.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适当的元认知策略。()
5.教师素养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
()
6.苛勒的顿悟与桑代克的试误说是相互独立与排斥的。
()
7.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但是心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8.气质是与生俱来的,没有好坏之分,性格有好坏之分。
()
9.终身学习就是活到老学到老。
()
10.新课程改革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2.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教育目标D.教学目标3.“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运用在教育中强调()A.理论联系实际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循序渐进4.依照法规,必须保证实施的国民教育是()A.高等教育B.职业教育
可编辑修改
f精品
C.义务教育D.中等教育
5.“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示范性
B.长期性
C.连续性
D.创造性
6.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班会
C.共青团活动
D.班主任工作
7.根据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好孩子”属于()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前运算阶段
8.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
A.正强化
B.惩罚
C.负强化
D.消退
9.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新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D.事例或案例
10.一题多解属于()
A.聚合思维
B.分析思维
C.直觉思维
D.发散思维
11.高智商与高创造性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高智力者其创造性也高
B.高创造性者必有高智商
C.低创造性者其智商可能高也可能低
D.创造性与智力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线性关系
12.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属于()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3.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