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试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李瑛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9年第18期
摘要:我国高等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一般都以病理性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在我国教育改革新形势发展时期,高等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必须将积极心理学理论作为具体的指导理论,这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改革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加强积极心理学理论的融合和指导,有利于大幅度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运用积极心理学指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充分审视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也有利于促进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发展。1
一、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通过这个课程,大学生可以接受到关于很多心理健康方面的理论知识,积极指导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可是,这些高校一般都是以病理性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开设心理健康指导,这样的教育理论从开头就是将学生作为心理存在问题的心理病人来对待的,所以这样的教学理念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是消极内容,只是关注学生的心理疾病以及如何解决问题,忽视了学生内在的发展。这样的教学理念,让很多人产生了错误的想法,他们认为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才会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大相违背,大大影响了心理学在积极品质教育,心理潜能方面发挥重要
作用。
积极心理学始终倡导积极的心理状态,运用科学方法研究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心理健康幸福,属于一门新兴课程。开展积极心理学,离不开欣赏及开放的眼光,离不开科学的研究方法,针对研究人类的潜能以及美好品质,以此推动人类个体的全面发展。传统心理学在帮助人们建立心理的作用不大,开始全面关注积极心理学,充分发挥其在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重要意义。
二、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途径
1树立积极的心理教育理念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高校应当树立积极的心理学教育理念,对于传统的心理教育理念应当学会摒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根本任务是发掘学生优秀的品质和积极能量,推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让学生正视自我,健康生活。此外,吸收更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