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势特征。4分4概括图中公路的分布特征并分析成因。8分解析:第1题,图中AB线所示的地形部位等高线向海拔高的方向凸出,可判断为山谷。第2题,图中②线经过的地区等高线较稀疏,说明坡度较缓,更省力。①线路等高线密集,坡度陡,费力,所以选择②线路。图中等高距是80米,②线路出发地海拔1040~1120米,山顶海拔1440~1520米,相对高度范围是320~480米。根据比例尺可估算水平距离约3千米。第3题,
第5页共7页
f根据等高线分布情况,图示区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起伏较大。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南部山区公路密度较小,西北部平原地区公路密度较大,主要原因可以从人口、地形等方面回答。答案:1山谷。等高线弯曲,且向海拔高的方向凸出。2②线路经过的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更省力。相对高度:320~480米;水平距离:约3千米。3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起伏较大。4分布不均。东南部山区公路密度较小。地形崎岖,修建成本高;人口或聚落较少,运输需求较小。西北部平原地区公路密度较大或彼此交叉形成网状。地形平坦,修建成本较低;人口或聚落较多,运输需求较大。13.2018全国百校联盟联考图Ⅰ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一个小区域,图Ⅱ为建坝后河床剖面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24分
1描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6分2分析影响该区域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6分3若该区域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请用“”标注坝址位置,说明选择的理由。分析建坝后图示河段河床剖面上升和下降的原因。12分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从地形类型和起伏状况说明地形特点。第2题,从地形、水源和气候光照等方面分析影响该区域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第3题,从集水要求、工程量大小及造价等方面判断大坝的选址位置及原因。
第6页共7页
f答案:1以低缓丘陵为主地势起伏不大;地势北高南低;区域内有河谷盆地地形。2丘陵缓坡地形,低缓开阔,且利于排水。临近河流,水源充足;位于向阳坡,光照充足。3坝址标在图上盆地出口的峡谷处理由:盆地出口处建坝,能形成较大库容,蓄水量大;地处峡谷地段,易截流,工程量小,造价低。建坝后图示河段河床剖面变化原因:受水库蓄水的影响,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大坝上游河床上升;受水库季节性放水的影响,大坝下游河床受到流水侵蚀作用下切,河床下降。
第7页
共7页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