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会计制度规定设置的外,可根据本单位经济管理的需要的经济业务具体内容自行设置。(2)相关性原则:满足对外报告和对内管理的要求(3)实用性原则二、账户: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结构和格式,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会计科目就是会计账户的名称,没有格式与结构)1账户的分类:按核算的经济内容: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共同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损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按核算的详细程度:总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2账户的功能:可连续、系统、完整地提供企业经济活动中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具体信息。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3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个方向,一方增加,一方减少,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和经济业务的类型。(1)账户名称(即会计科目)(2)日期(所依据记账凭证中注明的日期)(3)凭证字号(所依据记账凭证编号)(4)摘要(对经济业务内容的简要说明)
11
f(5)金额(即增加额、减少额、余额)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三、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1相同点:(1)所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相同,口径一致,性质相同,都体现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分类。(2)会计科目是会计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对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会计科目的性质决定了账户的性质)2不同点:(1)账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会计科目不具有格式和结构。(2)账户更系统反应某项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注:会计科目和账户通常作为用一次理解,互相通用,不加以严格区分。
第四章会计记账方法一、会计记账方法的种类1单式记账法(已经淘汰):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加以登记的记账方法。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情况和经济业务额来龙去脉,也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完整。2复式记账法: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采用相等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科学广泛)能全面反映经济业务内容和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可进行试算平衡,
12
f便于查账和对账。根据记账符号不同: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采用)注:复式记账法以资产和权益平衡关系(会计等式:资产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为记账基础。二、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1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