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控告权等。2、公民的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二、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2、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最根本的是:必须坚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第二课第一节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一、选举方式的选择1、我国当前的选举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制约因素:社会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二、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1、行使选举权的重要性(1)行使好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是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2)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是影响选举结果的重要因素。(3)是否积极参与选举,认真行使选举权,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2、如何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1)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端正参加选举态度,提高选举能力,选出切实能代表人民利益的人。(2)要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公民参与意识,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自己的选举权。(3)要不断提高政治参与能力,在理性判断基础上,郑重投出自己的一票。
第二节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一、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1、间接参与决策:通过选举代表,代表人民意志和民意、反映民情、体现人民利益。2、直接参与决策: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参、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二、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1、对决策者:有助于充分发扬民主,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片面性。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有利于增强政府权威和公信力。2、对公民: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
第三节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一、最广泛的民主实践1、农村的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2、城市的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注意:村委会和居委会是村、居民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3、实行基层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