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思想一定会在中国取得最终的胜利。5提示:爱国精神、勇于担当的精神,身体力行的实践精神以及舍生取义的革命精神。
不负寸光阴(节选)在北洋法政学堂的6年里,李大钊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各类书籍,时常挑灯夜读到深夜而不自知,为了勉励自己学习,他还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钊”,意为努力、勤勉,并为自己取字“守常”。由于十分仰慕荆轲、高渐离那样的义士,
f李大钊还将自己的书斋取名为“筑声剑影楼”,典出战国时期荆轲和高渐离刺秦的故事。在这座书斋中,李大钊整整奋斗了6年。
1913年,李大钊从北洋法政学堂毕业,因为“仍感学识之不足,乃承友朋之助,赴日本东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他放弃了进入国内法政界的光明前途,毅然远走他国,寻找济世救民的良方。他的内心是痛苦的,因为了解历史,一方面,李大钊十分痛恨日本侵略中国的无耻行径,另一方面,日本明治维新后,从封建社会转入了资本主义社会,逐渐成为东亚最为强大的国家,在许多的方面,中国人又不得不像向日本学习。就是在这样一种极为痛苦纠结的心理下,李大钊选择了留学日本的早稻田大学。
在出国之前,李大钊再一次游览了五峰山,他在火车上目睹一起日本驻屯军士兵枪杀5名中国警察的事件。心中悲愤交加,在《游碣石山记》中,李大钊特别写道“彼倭奴者,乃洋洋得意,昂头阔步于中华领土,以戕我国士,伤心之士,能无愤慨自是昌黎遂为国仇纪念地,山盟海誓,愿中原健儿,勿忘此弥天之耻辱,所与倭奴不共戴天者,有如碣石。”
(选自《李大钊传》北京时代华文书局)1文中提到的“挑灯夜读到深夜而不自知”让你想到的成语是:
2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李大钊在《游碣石山记》中的意思。
3文中提到李大钊“放弃了进入国内法政界的光明前途,毅然远走他国,
寻找济世救民的良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精神是(
)(可多
选)。
A爱国精神
B担当精神
C舍生取义精神
D创新精神
4根据书中的描写,李大钊为什么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钊”?那么,你怎
么理解他为自己取字“守常”呢?
f5第2自然段中李大钊内心的痛苦你能理解吗?对于他做出的选择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参考答案】1示例:孜孜不倦2提示:这些日军在我国嚣张跋扈,侵占我国领土,我们非常愤慨。在这昌黎也是国仇纪念地我发誓,希望中华儿女勿忘国耻,能够与日军战斗到底的人像这石头一样又多又硬……3ABD4为了勉励自己学习;“守常”是“固守常法”的意思,意思是坚持使之成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