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作者:侯晓燕来源:《成才之路》2019年第1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教师明确提出“四个统一”的要求,即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必须不忘初心,以教书育人为根本目的,注重言传身教,潜心研究学问,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进行教育教学实践,促进专业成长,做一名教学理念先进、教学风格鲜明、教学成绩优异的教师。下面结合名师培训和教育实践,对立足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进行研究。
一、理想与规划必有“态度”
人生需要理想,更需要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上海市教育学会秘书长苏忱教授在“让教育科研帮助我们远航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之路”的讲座中说道:教师有三个阶段,即初级、中级、高级,四个层次,即新教师、合格教师、特长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师在关注教学、关注教材、关注学科中成长,在学会操作、学会创作、学会研究中成名成家,而前提是要做好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自身经历来看,从教之初对自己的职业理想与规划比较模糊,认为教师只要认真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即可。从初步适应到完全胜任再到游刃有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通过名师培训,笔者意识到应该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应该制订自我职业规划和近五年的计划。有了计划就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工作起来更加有干劲。每当自己在教育教学和发展中遇到困惑、感到迷茫时,便静下心来,回看规划与计划,认真研究方法与路径,积极思考对策,不在消极和迷失中失去自我,而是沉下心来踏实做事,朝着目标前进。
二、学习与积累方有“厚度”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时刻影响着人的交往方式和生存方式,也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上海杉达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张伯安院长在“关于今天教师视野和价值观的若干思考”的讲座中指出,未来的教育一定是从知识导向到能力导向,一定是将知识转变为智慧。今天教师工作的视野不仅要有历史视野,更要有国际视野和未来视野。要获得如此开阔的视野,唯有不断学习与积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作为教师,必须孜孜不倦地学习,随时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1)注重“头脑风暴”式集中学习。教学需要学术引领和理论支撑,只有这样,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