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农村建设廉政风险防范的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近年来,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各级各部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全县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使大量的新农村建设资金用在“点子”上,不断加强新农村建设廉政风险点排查与防范,确保项目资金不被贪污、截留、挪用或改变用途,促进和保障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和谐、有序开展。一、抓好教育,拒腐防变一是形式多样开展思想教育。充分利用县、乡、村干部会议、党校培训教育等平台,采取方针政策学习、先进事迹报告、反面典型教育等形式,以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培训;组织党员干部实地参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学习交流其廉政风险防范先进经验,使思想教育更具实效。二是严肃纪律开展教育。以查办信访和违法违纪案件为重点,发挥查办惩处的震慑力,切实强化违法违纪案件的惩处力度。三是加强村两委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教育,一个村能否管理得好,能否搞得好,全靠村干部。同时,正因为“村官”处于最基层,腐败行为一旦发生,必然直接损害农民群众的利益,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1
f今天,防范“村官”廉政风险,确保“村官”正确履职,将成为当前廉政风险防范的工作重点。二、加强领导,健全廉政风险监控机制一是各乡镇成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协调有关项目安排和督查项目资金使用,确保项目资金用到实处。二是各个村(社区)村务财务监督委员会,负责对村内新农村工程项目招标及各资金流通环节进行监督。三是在项目所实施的自然村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负责用好管好项目建设资金,搞好财务结算,公开公示收支帐目,有效的杜绝暗箱操作,更好的接受群众监督和政府审计检查。四是深入查找勤廉风险点。对照岗位职责进行了风险点查找,通过自己找、群众帮、集体定,使查找的过程成为认清岗位职责和外部环境存在、潜在风险的过程。三、做好制度建设,健全和完善资金管理制度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保证资金的安全运行和有效使用,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突出抓好新农村建设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一是制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的使用实行乡镇财政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