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睡眠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摘要:在睡眠阶段出现的独特的自主神经活动、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系统的改变与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脏突发事件的密切关系。做好预防工作。关键词:睡眠;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猝死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3002睡眠是大脑的意识相对丧失,没有自主的肌肉活动,受适当刺激可以完全恢复清醒时的生理功能,为人生周期性需要的一种无意识的愉快状态,是一种自主行为。它对健康人具有解除疲劳和恢复体力作用,然而对于心血管病人来说,在睡眠中却可能发生呼吸失调、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甚至死亡。近二十年来医学研究证明,人类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与睡眠中的呼吸障碍有密切关系。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充血性心衰与睡眠呼吸紊乱的关系,已在近几年引起心血管界专家的广泛关注。据国外数字统计,美国每年在夜间约有200000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37500人发生猝死,其中约88的猝死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20的心肌梗死、15的心脏性猝死发生在午夜至早晨6∶00之间。《中华医学会》的有关专家经过多年研究,已经证实:睡眠障碍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因素。也就是说它没有年龄、地域及性别等因素的限制,只要有睡眠障碍,就有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在这方面,胡大一教授有着前瞻性的认识和研究。因此,了解睡眠与
f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睡眠的生理机制正常人的夜间睡眠以慢波睡眠(sws)开始,大约经历90分钟,
进入快速动眼睡眠(rem),是由于网状结构的神经活动加强了,发生快速动眼活动、骨骼肌松弛,自主神经活动加强。rem大约持续20~30分钟又进入了sws,这个过程约反复4~5次,愈接近睡眠后期,rem持续时间愈长。在成人,sws和rem均可直接转为觉醒状态;但觉醒状态只能进入sws而不能直接进入rem。每晚整个rem时间大约是90分钟,占全部睡眠时间的20~25。许多研究已经证明,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结构逐渐破碎,这可能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的诱因大量国内外,临床研究发现,睡眠呼吸紊乱对心血管系统有着一系列短期及长期的损害,它们可能是一些心血管疾病的诱因,或者可能加重患者已有的症状,使病情恶化。其具体危害如下:
(1)血压、心率、心输出量周期性波动(2)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加(3)增加高血压发生率(高血压的致病因素之一)(4)增加心梗发生率(5)增加心律失常发生率大量医学研究还证实,睡眠呼吸紊乱,会极大加重心衰患者的心脏负荷,使其病情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