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十一五”重庆市“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初稿)
从现在到2020年期间,是我市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时期。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极强的产业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现。发展旅游产业是体现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重庆的重要内容。“十一五”时期,重庆旅游业要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家支持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等重要机遇,继续加快旅游业发展,努力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目标。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重庆市“十一五”规划体系设置及专项规划编制要求的通知》编制本规划,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最终建成长江上游综合性旅游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重庆市旅游业发展基础和面临的形势(一)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评价近几年来,在重庆市委、市政府及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重庆市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1、旅游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十五”前四年,全市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14437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697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130和101;累计接待国内旅游者181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80304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43和154。2004年,全市旅游总人数527904万人次(其中入境旅游者4344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25977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03亿美元)居全国第17位,,相当于当年全市GDP的103%。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1765万人。预计2005年,全市入境旅游者48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3亿美元;国内旅游者5811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70亿元人民币。将全面完成“十五”旅游规划目标。旅游业已成为我市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2、旅游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十五”期间,重庆市已基本形成了以“行、住、食、游、购、娱”等要素为主体,其它关联产业为支撑,并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2004年,全市共有旅行社212家,比2000年增加了707;旅行社从业人员饭店业收入人,比2000年增长;旅行社收入万元,比2000年增长。2004年,重庆市共有星级饭店168家,其中三星级及其以上饭店91家,比2000年增加了18437,重庆万元,比2000年增加。旅游交通运输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截止2004年,在重庆万元,比2000年增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