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西晋属巴郡江州县。三国初,蜀汉在今洛碛一带置乐城县,南齐永明五年(公元487年)起,区境属垫江县;北周保定元年(561年)并入巴县。明朝为巴县江北镇。清乾隆析巴县江北镇设置江北厅,属重庆府。民国二年(1913年)改江北厅为江北县,属四川省川东道。
1页
f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1949年11月30日江北县解放,后属江津专区。1976年1月归重庆市管辖。1994年12月17日,设立重庆市渝北区。1995年初,重庆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设立重庆市渝北区,渝北区辖原江北县的两路、、回兴、石坪、龙溪、龙兴、洛碛、石船、麻柳沱、统景等21个镇和古路、高嘴、永庆等14个乡。区政府驻两路镇统景风景名胜区以自然风光著称,在古代已享有盛誉,自古成为川东一带的名胜。风景中的峡、泉多为古人诗词赞誉。清乾隆年间王尔鉴所著的《巴县志》称此地为“桶井峡”,形容峡壁紧围若桶,人入其中如“座井”。《巴县志》记载:“从桶井行二里许至峡口,两岸攒所,潺潺溪水从峡出。登小舟溯流而入,曲折宛转,忽明忽暗,两壁峭削,窥天线,溪边棕竹森蔚,两岸古水虬蟠,瞥见溪波跳涌,疑有水怪出没,谛视之,乃洞猿挂树之倒影也。百十成群,呼云啸雨,携臂上下,洵如少陵《猿挂时相学》之咏。舟行约四、五里,山深宵静,寒气粟人。忽穿峡,舍舟登岸,回望烟云层迭,几不能复视,其桃源别景欤。”“峡内泉二,一在水湄,水涨则淹,一在溪岸。两泉水俱温,春浴更可疗疾。”道光年宋煊所著《江北厅志》称,统景峡“两岸悬崖陡壁,高峻凌云。”峡口有温泉三,一在溪岸,二在帻中。两岸多石洞,遇有寇警,俱可避兵。其中最大者如棕竹洞、朝阳洞、大柱洞、田家洞、杨家洞、灯笼洞,火龙洞、吊洞子俱可容千余人,是皆天地生成,可为一方之保障者。近峡两岸茂竹密菁,处处猿啼,风景绝佳。仰视天际,仅一线可通,比之武陵仙境不为过尔。”许多名人高士感叹:“桶井多奇胜,寻源景不穷。好山偏窈窕,曲径更葱茏。”、“石壁缝开天一线,清波影照月双钩。青猿跃树轻还疾,古木参天翠欲流。”直至解放初期,峡口左岸还有碑刻赞咏:“虎背羊肠一样瞿塘天下险,马蹄鸿爪联翩魏阙贵人来。”一九四六年桶井场更名统景,又有人书统井。一九八二年正式命名为统景。风景区的峡谷名称亦由温塘峡、仁里峡、桶井峡而演替为统景峡。122保护与开发历史1982年初,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将统景划为风景保护区,峡谷名称亦由温汤峡、温塘峡、仁里峡、桶井峡而演替为统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