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某些教诲学原理
1、教诲是一种培养人社会活动
2、教诲活动三个基本要素教诲者受教诲者教诲影响
教诲影响是构成教诲必不可少要素之一
3、教诲活动基本要素互有关系
1教诲者与受教诲者之间互相作用
2教诲者与受教诲者之间关系以一定教诲影响为中介
4、教诲来源生物来源说心理来源说劳动来源说
教诲生物来源说和心理来源说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教诲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诲是一种自觉、故意识活动
5、教诲来源于劳动
1一方面人类教诲是随着人类社会产生而产生推动人类教诲来源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
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实际社会需要
2另一方面教诲也来源于人自身发展需要
因而教诲来源一方面与其她社会现象有共同之处即随人类社会浮现而浮现出于人类谋求社会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也有其自身独有特质即教诲也来源于个体发展需要是人社会需要和人和自身发展需要辩证咱们要注意
1经济上由于铁制工具使用奴隶制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发展
2政治上在体脑分工基本上社会浮现了阶级和国家
3文化上到了奴隶制社会人类已经积累了大量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且其中不
少已经在漫长岁月中系统化、抽象化形成了分门类知识和学问如天文、地理、水文、医学、数学、建筑等。
8、原始社会教诲特点
1教诲非独立性2教诲原始性3教诲平等性、普及性
f9、奴隶社会教诲和封建社会教诲古代教诲特点
1教诲已经从社会生活特别是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但学校教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学校轻
视体力劳动鄙视体力劳动者轻视生产知识传授
2学校教诲为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备鲜明阶级性、级别性学校成了统治阶级
培养统治人才场合
3基本教诲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教诲过程是一种灌输和被动接受过程
10、当代教诲是以科学技术广泛运用和机器大工业为标志当代社会教诲
11、当代教诲重要特点
1教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2教诲日趋普及性和多样性
3教诲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
20世纪中叶以来教诲又不断浮现新特性教诲逐渐走向民主化教诲服务性、可选取性、公平性和公正性成为学校改革基本价值诉求
12、教诲学研究任务是从大量教诲现象和问题中总结出教诲规律从而指引咱们教诲实践。
13、教诲学所研究对象重要是专门组织、以教与学为主体形态教诲问题和教诲现象是教诲者
按照一定社会规定有目、有筹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受教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人实践活动
14、教诲学发展阶段
1教诲学萌芽阶段从奴隶社会到17世纪国内世界上最早一部教诲专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