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壁。(见图1第一次注浆示意图)(5)洗壁过后45~60mi
,封堵钢花管外侧空隙,再用带喷头的洗孔水管插入到钢花管底部,用高压水冲洗留在管内的水泥浆,以疏通出浆孔。(6)第二次注浆材料为M30的纯水泥浆,采用分次
间歇式注浆。待第一次注浆稳定后,对排气孔进行封口,进行第二次钢花管孔内的压浆,注浆压力应稳定在15~20MPa。按照设计要求一般注浆量为200~300Lm,如注浆量已超过设计的用量,注浆的压力表还未稳定,或者边坡坡面局部渗出水泥浆,则要暂停注浆,用水泥砂浆把冒浆口堵住,或待水泥浆初凝后再进行压浆。如此反复几次,使得压力达到设计并稳定一段时间后,将管口的控制阀门关闭,拆除注浆管(见图2第二次注浆示意图)。(7)注浆稳定压力,是指注浆压力达到25MPa时,关上压浆头控制阀并停止进浆,这时压力会慢慢下降。当下降到20MPa时,压力表指针基本不动,并
能维持4~5mi
,这时的压力为稳定压力。3工程实例31地质状况某山区高速公路沿线山地广布,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其中某段主线路基左侧有一条老路改移支线,该支线左侧K0280~K0400段为挖方路堑边坡,开挖均高为9m,岩层层面基本上与坡面倾向一致。坡体覆盖层为粘土,
f岩体为中风化白云岩,见明显软弱夹层,夹层主要为泥化的泥岩,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属于典型的泥夹石地质情况,因此边坡极易失稳。该边坡在开挖初期,就发生了滑坡、坍塌现象,加之持续降雨诱发,边坡顶部产生约30cm的裂缝,随时都有整体崩塌的危险。原设计的边坡防护措施为M75号砂浆砌片石挡墙,但是在跳槽开挖挡墙基础的过程中,险些发生安全事故。同时,距边坡顶部开挖线约15m的地方居住着三户当地村民,一旦边坡滑坡、塌方将直接威胁到这些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施工条件情况恶劣,经多方商榷及论证,决定采用钢花管注浆技术进行边坡加固防护。32加固防护措施及施工工艺(1)将已开挖的部分边坡回填,并在距坡顶开挖线2m的位置设置截水沟。(2)进行开挖前的预加固,即将边坡顶开挖成25m的台阶,并设置两排Φ89mm,壁厚5mm,长度为10m,横、纵向间距为2×15m,梅花形布置的竖向钢花管。(3)将原设计为1∶025的坡比变缓为1∶1,以达到清方减载的目的。(4)坡面上设置三排Φ50mm,壁厚32mm,长度为6m,横、纵向间距为2×3m,与坡面呈90°夹角,梅花形布置的锚管,以防止岩土体沿软弱面的滑动。(5)在坡脚的碎落台上,为有效提高应力集中部位的抗滑抗剪能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