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据下图判断,四市中人
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第12题,由图中可以看出,①位于黑龙江省、②位于辽宁省、③位于山东省、
④位于江苏省。第13题,由图中可以看出,①市、④市人均用水总量小于人均水资源总量,
②市、③市人均用水总量分别于xx年、xx年前后超过了人均水资源总量。
答案:12D13C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专家分析,2033年前后,中国总人口数量将保持在15亿左右;在较长一段
时期,保持人口生育率在18左右。如果生育率保持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现有总
人口将超过17亿。那么中国人均土地、水资源、森林、能源等都要比现在的人均拥有量降
低20以上。
f材料二我国能源保障分布区示意图。
1“如果生育率保持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现有总人口将超过17亿。”而目前我国的总人口是13亿多,形成该增长差距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材料二分析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分布特征。造成该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分析材料,谈谈为什么说人口压力是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解析:本题结合人口增长的预测数据和我国能源保障分布区图,考查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因果关系,同时也考查了综合分析的能力。第1题,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增长。第2题,从能源保障分布区图可以看出,整体而言,西部、北部高,东部、南部低,这与能源的地区供给能力和地区消费水平有直接关系。第3题,人口压力主要是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①人口数量增加,对资源的需求量必然增大,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②人口数量增多、人口分布集中以及人均消费水平上升,使得生活排污量剧增。若不妥善处理,就会造成环境污染。③伴随着人口数量增长,人类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更多的废弃物,处理不当也会造成环境污染。答案:1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2分布特征: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主要因素:地区能源生产总量、地区能源消费总量。3人口增长,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当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其再生速度时,就会造成生态破坏;人口增长,消耗物质增加,排污量不断增加,当超过其自净能力时,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f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