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教案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和热力状况
考纲要求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大气的热状况: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的保温效应;全球的热量平衡。知识讲解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地球外部的四大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的作用:保护作用;使水循环;雕塑地表形态;对生物界和人类影响更为深刻。2、大气的组成:氮:含量最多(78)是生物体的基本成分。干洁空气组成水汽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雨后的空气是清新的。固体杂质地球变暖的原因:①人类活动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CO2,使大气中的CO2增加;②植被的破坏,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减少。3、垂直分层①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②各层的特点及原因:层次特点原因氧:含量第二(21)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使生物免遭伤害,少量紫外线有杀菌作用。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每上升100米降低06℃。热量绝大部分来自地面,上②对流动动显著(低纬1718、中纬1012、高纬89冷下热,差异大,对流强,对流层千米)。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平流层起初气温变化小,30千米以上气温迅速上升。水汽杂质多、对流运动显著。臭氧吸收紫外线。
f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大气平稳天气晴朗有利高空飞行。存在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高层重要作用。自下而上分三层:中间层、暖层(电离大气层)、逃逸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曲线:
上热下冷。水汽杂质少、水平运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作用
高度Km高层大气50平流层12对流层80C50C10C20C温度C20C20C逆温现象:对流层由于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辐射,所以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一般情20C20C况下,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C。有时候出现下列情况:①海拔上升,气温升高;②海拔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幅度小于6°C。这就是逆温现象。逆温现象往往出现在近地面气温较低的时候,如冬季的早晨。逆温现象使空气对流运动减弱,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易扩散,大气环境较差。例1、比较同纬度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空海拔均为5000米的A、两点气温TA、BTB的大小。(TATB)(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二、大气的热力状况1、大气的热力作用(1)大气对太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