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先做好,先拿了一些分在手,才可以用较为沉稳的心情去应对其他难题。另外,有几类题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我觉得是应该先放弃的:
1具有总结性意义的计算:比方税法的所得税大题中的最后一步关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虽然只是数据的加总,但由于它是以上十几步的总结,在你根本无法保证自己每一步都能算对的情况下,做这一题得分的几率是很低的,不如放弃还有就是审计或会计在调帐之后编制报表的题目,也是跟之前的调整息息相关,计算又繁琐,所占得分也不多,在时间不多的情况下,不如不做。
2计算复杂易错费时又占分数极少的题目:比方财管那个相关系数的公式,本身公式的记忆就十分困难,计算起来不仅要对一堆数据列表之后平方再加总再开方,一不小心就会出错,而就算慢慢做好运做对了,所得也不过是区区2分。还有某年的计算题的最后一步,要算一个公司的现值,需要将几年的现金流量先算出来,再乘以不同的年金系数,这个计算过程单是按计算器都很容易出错,得出的数据又有很长的小数点,还要小心不要抄错,总之你十分慎重认真地做完这一切之后,得分大概不会超过3分,但浪费的时间和精神可真的不少,完全不成比例的。
3题目中一环扣一环,一步错以下就全部完蛋的题:最典型的例子是会计中的长期投资题目,特别是那种综合题,从初始投资本钱确认,到股权投资差额摊销,其中又有收益和股利确认,再到减少投资,从权益法转本钱法,之后再摊销等等,这一大轮下来,就算你思路再清晰,对每一步的分录记得再清楚,也难免会出些小错,而你的一步的小错,会导致你后面完全正确的分录的金额错误。当然,我不是说要放弃这种综合题,而是当有另一道综合题是对每一个审计调整事项做相应分录,而各步之间均无关联的话,那你一定要先选择做这种啊。我第一年考会计的时候,就是自认为对长期投资和合并报表熟悉无比,先做了
可修编
f
那道大题,消耗了很多精神不说,可能真正拿到的分也不多,最要命的是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清醒去做另一道关于审计调整的题目,天知道那道题才是比较好拿分的啊,唉……四、关于各科要点
1经济法
1经济法是有重点可以抓的,每年的新增章节,加上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都是必考的大题,有人说把这几章搞好了就可以去考试了。但是我觉得在有时间的情况下,把其他章的要点熟悉好了拿多点客观题的分对及格也比较有保证。其实有些小章节每年考的题都差不多,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会计法那一章,连续几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