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体系“19世纪晚期,自然形成的古典金本位体制为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基础。”3英国于1717年采取了金本位,英国在国际经贸往来中的主导地位使得各国陆续效仿英国的货币制度,形成了国际固定汇率体系。“更准确地说,作为国际货币事务基础的金本位是在19世纪70年代后才出现的。”1金本位制推动了第一次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国际经济融合又加速了各国货币的相互依赖,逐渐形成一个完整意义的国际货币体系。以古典金本位制为基础的第一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次全球化经济体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彻底崩溃,英国首相丘吉尔曾于20世纪20年代试图借恢复金本位制重现大英帝国的辉煌,结果却造成了经济动荡和政治冲突。被凯恩斯称为“野蛮遗迹”的金本位制就此尘封历史,布雷顿森林体系为战后五六十年代强劲的经济复苏和20世纪第二次全球化奠定了制度基础。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所形成的货币框架存在重大缺陷,并直接导致这一体系于1971年崩溃”,3但它在国际货币体系演化史上的地位是转折性的。“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消亡,成为国际货币体系演进的一个分水岭。它甚至超越了1925年金本位的重建,抑或1958年恢复可兑换性的影响,彻底改变了国际货币事务。”1货币本位从金本位转向管理纸币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从贵金属储量转向货币当局人为相机管理,赋予政府更多参与和管制市场的权力。金本位制下的国际货币体系拥有较多的约束机制因而更为稳定,“由于各国承诺坚持可兑换性有目共睹,而它们在危机时期违背规则只是暂时性的,这大家也能理解,所以就鼓励了投资返回。”4“除了在特殊和有限的战争、重建和衰退期间外,货币政策都被用来钉住汇率。1973年,货币政策从汇率稳定的约束中解放出来,汇率可以自由浮动了。”1由于金融创新和其他政治经济事件的冲击,黄金本位约束机制不断被放松直至取消,如果说处于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中心地位的美元还受到兑换黄金的最后牵绊,那么1976年确立的牙买加体系则彻底摆脱了“黄金十字架”,国际货币体系正式成为完全的管理货币本位。如果说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前的时代,国际金融危机是局部和偶然的,那么,布雷顿森林体系及其后,国际金融危机就成为全面和经常性的。“实际上有证据表明,金本位时期发生的金融危机,如果就其严重程度说不比近代世界1890年阿根廷金融危机甚至比1997年泰国金融危机还要严重那么至少其持续时间比实行浮动汇率制的近代世界短得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