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测试方法比较
作者:江创生陈海宏来源:《轻纺工业与技术》2012年第4期
江创生,陈海宏
(揭阳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广东揭阳515300)
【摘要】介绍AATCC183、ASNZS4399及EN13758标准,对这三种典型的防紫外线标准进行对比,供选用合适的测试标准对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进行评价提出参考。同时展望未来抗紫外线纺织品标准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抗紫外线;抗紫外纺织;展望
中图分类号:TS10192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101(2012)04007603
0引言
针对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的评定,国内外已制定出一系列的抗紫外线纺织品评价标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标准为EN13758-1-2006[1]、AATCC183[2]及ASNZS4399[3]。而BSEN13758-1-2002[4]、DINEN13758-1-2007[5]均是采用关系引用EN13758-1-2006,因而其适用范围均与EN13758-2006一致;此外,ASTMD6544-2011[6]、ASTMD6603-2007[7]及EN13758-2-2006[8]是作为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测试及评定的辅助性标准。我国现行的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评价标准有GBT18830-2007[9]《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主要参考欧盟标准草案EN13758制定。现主要介绍具有代表性的EN13758、AATCC183及ASNZS4399,以便于选用合适的方法对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进行评价。
1抗紫外线机理
从光学原理上讲,当光射到物体上,有一部分在表面上反射,一部分被物体吸收,其余的则透过物体,在一般情况下,透过率、反射率及吸收率的总和为100%。因此,反射率和吸收率增大,透过率就减少,对紫外线的防护性就越好。抗紫外线加工的原理就是利用紫外线屏蔽剂对纤维或织物进行处理,当光辐射到织物上时,一小部分通过织物上的间隙透过织物,绝大部分则被紫外线屏蔽剂反射或选择性吸收并将其能量转换成低能而释放,从而将紫外线遮断,因此纺织品对紫外线的防护机理分为反射和吸收两种。
2测试方法与对比分析
2.1测试方法
2.1.1适用范围
测试标准规定了纺织品的防日光紫外线性能的试验方法,防护水平的表示、评定和标识,适用于规定条件下的织物防护日光紫外线的性能评定。
AATCC183适用于所有织物;
fASNZS4399适用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