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政策、新技术等方面作答。第4题,问题①可从矿产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作答;问题②可从产业内部结构、布局调整、产业升级、旅游业、治理污染等方面分析作答。答案:1煤铁资源丰富,原料充足;邻近京津冀工业发达地区,市场广阔;临近河流,水源比较充足;有铁路、高速公路等干线经过,交通便利;政府政策大力支持等。2港区范围广,环境容量大;海运成本较低,便于海外铁矿资源的进口;黄骅市沿海滩涂广阔,地价较低。
f3产业结构单一;钢铁市场需求量下降;钢铁生产能源消耗过大,成本较高;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政策上压减钢铁产能;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4问题①: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产业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原有矿业企业转型升级。
问题②:优化钢铁产业内部结构,发展高附加值产品;调整钢铁企业布局,分散或转移污染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新兴工业,推动产业升级;依托太行山山区优势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加大资金投入,治理污染,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等。
1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在多种区位因素影响下,汽车制造业发生空间集聚与扩散。读材料和图,回答相关问题。22分
材料汽车制造业具有链条长、关联企业多的特点,既有整车生产企业,又有与之相配合的上游零部件生产企业和下游的销售服务企业,它们共同组成庞大的汽车生产链。
图1京津冀都市圈汽车企业密度分布变动情况图中高密度区为主要核心企业集聚区、中低密度区为关联企业集聚区1分析从1996年到2010年京津冀都市圈汽车企业高密度区和中密度区的空间拓展方向。4分
图2汽车制造业空间集聚与扩散示意图2图2显示汽车制造业空间演变的一般过程,如图2a所示,在市场等因素的驱动下,在中心区形成汽车核心企业,上、下游的关联企业都集聚而来,形成由核心企业关联企业组成的汽车产业链。如图2的bc图,进一步阐述汽车制造业空间演变的过程和原因。8分3从市场、土地价格、集聚三个方面,分析区位条件对京津冀都市圈汽车制造业发展的影响。10分解析:第1题,两图比较可见从1996年到2010年,中密度区明显向都市圈北部拓展;高密度区向周边地区进一步向外扩展,都市圈东部、南部也出现若干高密度区。第2题,图
f2b比较图2a多了一个核心企业,并由此产生更多关联企业,仿照材料可以分析得出答案。
图2c较之a、b图又向中心城区外扩散,并集聚了一批新的关联企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