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教育资源
地球仪和经纬网(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地轴、两极和赤道,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2通过在地球仪上描绘经线,了解经线的特点,学会确定某点的经度。3通过观察00经线,1800经线、西经200经线、东经1600经线穿过的陆地和海洋,
知道以西经200经线和东经160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原因,学会根据经度判断某地所在的东西半球。【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探究学习【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具准备】地球仪,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衔接过渡
学生讨论,发言;
学生总结讨论结果:利用地球仪来认识了解地球。
展示地球的太空照片“宇航员在太空中能看到地球的面貌,我们苦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地球表面上的人们如何看清地球的面貌呢?
现在我们就用地球仪来认识地球(展示地球仪)
探究一: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学生观察发现:
学生自己找到观察地球全貌的方法,认识到地球仪的重要性
观察发现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但是我们在地球表面很难看到它的全貌。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也便于展示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人们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其缩小,并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的能力
K12学习教育资源
fK12学习教育资源
问题探究
发现与探究
提出问题:1、什么是地球仪?2、地球仪由哪些部分组成?3、地球仪有什么作用?
探究一:经线问题导学:看看地球仪上纵横交织的网格线,说说他们是什么呢?
结构组成:①地轴假想敌地球旋转轴②北极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③赤道地球表面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④南极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问题探究,得出结论:地球仪的作用:借助地球仪,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面貌,查看地球表面的多种地理事物,还可以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运动。观察与探讨:学生观察发现探讨问题1、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半
圆形的弧线,叫作经线,又称子午线。2、经线的特点:①形状:半圆形弧线②长度:相等③指示方向:南北方向3、A、在赤道上空观察
问题导学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观察地球仪看什么是经线,发现经线的特点是什么,并且在不
K12学习教育资源
fK12学习教育资源
问题探究:
1、什么是经线?
2、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