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后注射法将药液注射到眼球后方,使药液与眼球后方的睫状
神经节相接触,以消除角膜、脉络膜及巩膜的炎症。如球后注入麻醉
药,可使眼球进入麻醉状态,广泛地用于内眼手术。
操作方法在眶下缘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用4~8cm长的
细针头刺入皮下,然后沿眶壁垂直入针约2cm深。然后将针头略向
眶上方前进,当针尖至直肌间筋膜时有少许阻力,穿过此筋膜进入球
后时有落空感。再继续进针15~3cm(大家畜进针3cm,小动物进
针15cm),回抽注射器有无回血,在确实无回血情况下注入药液(图
f1204)。以治疗眼病为目的常用处方为:青霉素80万单位,醋酸
考地松125~250mg,2盐酸普鲁卡因20ml,注射用水5~10ml(
视频f08)。为了麻醉眼球为目的,应注入2盐酸普鲁卡因6~8ml。
注药完毕后退针,退针时用棉球紧压针旁皮肤,针头拔出后继续压迫
针孔片刻。反刍动物球后注射部位在颞窝口腹侧角,于颞突背侧15~
2cm处刺入,向对侧额骨的颞突由水平面向下倾斜刺入达骨,深约
6cm即可注药。
七、气管内注射法气管内注射是将药液直接注射到气管内,以治疗支气管炎、肺炎及肺脏内寄生虫的驱除。
1注射部位注射部位因家畜品种和治疗目的而有差别。治疗大家畜的支气管炎,应在第三、四气管环间进行注射;治疗肺炎时注射部位应接近胸腔入口处的气管环间注射;犊牛在气管的下三分之一处软骨环间;绵羊及犬猫等动物在气管的上三分之一处软骨环间注射。
f2注射方法首先将动物的头抬高,使颈部处于伸展状态(图f1205)。注射部剪毛消毒后,将16~18号针头经皮肤垂直刺入气管内,当针头刺入气管内后有落空感,此时可缓慢将药液注入气管内。注射过程中要妥善保定好动物头部,以防动物头颈部活动而使针头脱出或折断针头;注射的药液应加温至38℃,刺激性强的药物禁忌作气管内注射。常用的药物有青霉素、链霉素、薄荷脑石蜡油等。注射过程中若病畜剧烈咳嗽,可再注入2盐酸普鲁卡因4~8ml,以降低气管的敏感性。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