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系社会实践报告
三、分析结果从调查结果看,英语虽然不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科目,但是至少有一半的调查对象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兴趣。然而,通过座谈式调查,发现这一调查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不容乐观的现象,就是被调查对象从学英语至今学习兴趣在一点点的下降,学习目的也在一步步的趋近功利化。学生存在学习习惯养问题。大多数学生害怕在说英语时出现错误,其实着也是他们学不好英语的症结所在,其实犯错误是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必然产生的现象。调查结果还表明,学生在背诵新的语法规则和生词时存在困难,如单词太多,记不住,语法太杂,不好学。四、发现问题通过调查,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一)教材内容不够新颖。相当数量的课文内容不能够贴近当代中学生的实际生活状况,表达方式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的确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且高中教材未形成明显的能力层级递进序列除了课文的长度增加所涉及的语法知识有所增加以外课文文体形式没有太明显的变化读写要求也没有本质变化。这样的教材本身自然不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虽然日前有过课改,从教材上来看,形式虽然多样化,但是教材结构过于分散,目的性不够清晰,不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二)学生学习兴趣的低落与学生对学习动力因素的认识、学生学习动机的功利化趋势以及教师的教学应试化倾向有关。英语学习不注重学习兴趣的发展不重视学习方法的掌握一味地强调“下苦功夫”把英语课堂变成了练武场。这种情况的出现实际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密切的关联。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大多数的英语课堂教学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苦讲学生苦练。在调查中当我们问到“在现阶段你的老师在英语课上普遍使用的教法什么样”的时候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教师从头讲到尾很少提问”、“主要以教师讲解和提问为主学生主要是回答教师的提问”和“教师主要是指导学生做各种练习题”这三种方
第3页共7页
f天津农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社会实践报告
式选择以学生自己读书、提问题为主教师主要是组织讨论回答学生不懂的问题,这样一种方式的学生特别少。与此同时,由于高考已成为一条“僧多粥少”的道路,绝大多数学生和教师都以高考为目标进行英语的学习,因此对教材的处理往往过于简单、粗糙和笼统。学生没有机会、也没有兴趣研读课文上课不再伴有情感体验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所谓“标准化训练”。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对课文自然很难喜欢。另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