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会认“楼、依”等7个生字,会写楼字。2、理解登、白日、依、尽、入、欲穷这些字词的意思。二、能力目标1、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句的意思。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诗,积累运用。三、情感目标展开想象,描绘画面,感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时明白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背诵古诗。2、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诗意。明白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人生哲理。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课前,老师想让你们进行一个写景古诗大接龙的游戏,你们愿意吗?同学们真棒,各个都是古诗小达人呀!本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关于写景的诗。一起看大屏幕。出示:鹳雀的图片,师讲解:鹳雀是一种长得像鹤的水鸟,(板书:鹳雀,加拼音)图片:在中国山西省永济市有一座楼,常有很多的鹳雀在这儿休息,捕食,所以人们给这座楼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鹳雀楼(补充板书:楼,拼音,并让学生拼一遍)。唐朝的一位大诗人王之涣来到鹳雀楼,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就写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诗《登鹳雀楼》。(补板书:登)登是动词,登上的意思。那登鹳雀楼的意思就是登上鹳雀楼,所以读的时候要在登的后面停顿。(课件出示停顿)师范读,生齐读。质疑题目:说到这你有什么想问的吗?有什么想知道的吗?预设:王之涣在鹳雀楼上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f你们的问题在古诗中就可以找到答案,我们快去古诗中找一找吧!
二、初读古诗
1、出示古诗
(1)师配乐诵读。(要求:认真听字音)
(2)学生自由读一读,读通诗句,读准字音。
(3)提读。(评价:读的正确流利)
2、跟读(读好停顿,读出节奏)
(1)师领读。
一句一句领读,体会停顿;生一句一句读,画停顿。(师在白板上实时画出停顿)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练读(2到3人,并指导。)
3、师生配合读。一人一句。
同学们的古诗读得是非常正确流利,而且声音洪亮,可是我们的生字宝宝却被调
皮的鹳雀叼到大屏幕上了,请看:
三、识字学习
1、认读。





穷黄
(1)指名读(2到3人)
(2)小老师领读。
(3)齐读。
2、交流识字方法: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预设(根据学生
的汇报适时总结)
加一加:楼、依、尽组词:楼、欲、层偏旁:楼、依
形声字:依、楼(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