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三定律》
【本节教材分析】
牛顿三大定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前两个定律是对单个物体而言的,但要全面认识物体间的运动规律,必须研究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例如什么情况下系统机械能守恒,内力对系统的动量改变是否起作用。
本节分三个层次对牛顿第三定律进行研究:一是通过实际现象的分析,定性地讨论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性质是相同的,同时发生的;二是通过实验定量地得到反映相互作用的牛顿第三定律;三是说明该定律的意义和应用。
【学生心理状态分析】
高中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辩别能力,对常见的一些物理现象,物理知识如果简单重复,则学生对此不太关注、不感兴趣。因此,一开始就要以各种方式激发其注意力,设置“物理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思维冲突”,设法采用各种实验,让学生认识到“牛顿第三定律”得来的不易,培养总结物理规律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理解作用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确切含义。
2.进一步学习物理学研究现象,总结规律的方法。
3.能分清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确切含义;
难点: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疑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既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那么在拔河比赛中为何还有胜负之分?
【教学方法】
实验法(演示实验,师生互动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讨论法,类比法,练习等。
【教学仪器】
f粗绳一根;演示用大弹簧秤、小弹簧秤各一个;带发条的小车,薄木板各一个,四个相同的短玻璃管;带有条形磁铁的小车两个;分组实验用的弹簧秤若干个等。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力是什么?下面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动作。常言道:“一个巴掌拍不响”,那么请大家比赛拍巴掌,看谁拍得最响,然后请拍得最响的同学谈感受,两个巴掌都拍疼了,变红了,这说明什么?由此引入新课。
(板书)
牛顿第三定律──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分析拍巴掌后会疼,巴掌都变红了,说明两手间存在作用力,并且是相互的。
师:(以幽默、夸张的语言)再举两例。
1.有些同学闲着无事,用头撞墙的玻璃,问会出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生:(纷纷发言):玻璃碎了,同时头也淌血了,说明了:头给墙一个力的同时,它反过来也给头一个力。
2.同学们坐在凳子上,两脚悬空,然后用手推桌子,那么感觉到什么现象?如何解释(要求学生亲身体验)。
生:桌子反过来同时推自己,解释时要明确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