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r
关键词中药材质量因素r
r
长期以来中药材质量的降低是困扰中医临床的一大难题直接影响了治疗效果。如何才能提高药材的质量笔者现就种植、采收、加工、贮存等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r
r
1非地道药材造成质量降低r
r
由于某些中药材的缺乏各地对地道药材进行广泛的引种。在引种的过程中有不少成功的事例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某些引种药材在改变了环境、生长条件、广泛应用化学肥料甚至应用某些植物生长激素的情况下出现了微量元素含量的改变、有效成分降低、药材形状、气味改变等一系列问题。如家种丹参形状改变野生丹参断面木部维管束呈纤维性表皮和皮层与木部的重量比约为1∶6家种丹参断面木部维管束不明显不呈纤维性而质地柔韧表皮和皮层与木部的重量比约为1∶15。而丹参的有效成分隐丹参酮主要集中在表皮。所以在不同的气候、土壤和生物等环境下植物体内的化学成分也发生变异其组成和含量可有很大不同。这点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切不可在不顾环境的条件下盲目引种他地的药材这样会降低药材的品质1。r
r
2采收时机不当使药材品质下降r
r
适时采收中药材对保证中药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药用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其有效成分的含量是不同的。所以在采收中药材时不但要追求药材的产量更要注重药材的质量。例如甘草在秋季采挖。但有实验证明其所含的甘草甜素在开花前期为10在生长末期秋季甘草甜素仅含35相差近3倍。再如薄荷在花蕾期挥发油含量近3花后期挥发油降到15但药材总产量却增加l倍多药农则往往在花后期采割这就大大降低了薄荷的质量。以上事例说明适时采收中药材对其质量的提高是有益的单纯追求产量而忽视质量的做法应该禁止。应在既保证质量又能获得较多数量之间选择一个最佳时机。对理论依据确凿的品种应严格收购期限以把好药材收购质量关23。r
r
3采购后的加工不当使有效成分降低r
r
目前对药材的加工干燥多采用阳干法和阴干法对少数药材采用烘干法。阳干法和阴干法方便且成本低但易受外界天气条件的影响。如药材采收后遇连绵阴雨天而不能采用别的方法干燥时则会引起药材的一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像霉变及在氧气和药材本身所含酶的作用下有效成分发生分解、氧化等变化这样便会严重地影响药材的品质。阳干法为最常用的干燥方法但它有很多缺点如日光中的紫外线会使药材中的某些成分发生氧化、聚合、分解等光化反应。最明显的如洋地黄叶在日光下效价迅速损失玫瑰花及其他颜色如白色的花瓣很快变为棕色挥发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