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11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1(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秦策一》)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当时谁的利益A.新兴地主B.立功将士C.没落贵族D.富裕农民21975年湖北省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秦律十八种》,其中《工律》记载“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亦必等。《金布律》要求“买卖往来,商品各婴其贾(价格)””。对以上记录认识准确的是A.秦朝的经济法规简略粗疏,轻罪重刑B.秦朝政府控制了农副产品的市场交易C.统一度量衡强化统治,加重百姓负担D.秦朝重视运用法律管理社会经济生活3你能从下表中获取的信息有表1《古代主要农书所记大田作物总表》
《吕书四篇》《胜之书》《四民月令》《齐民要术》《农桑辑要》王桢《农书》前3世纪前1世纪2世纪6世纪13世纪14世纪粟、粱、秫谷、稗、粱、禾、稗、黍谷、粱、秫蜀黍禾、黍、稻禾、黍、稻秫、蜀黍稻黍、、水稻黍、黍、、水稻旱稻水稻旱稻旱稻《农政全书》17世纪稷、稗(粱)(粱秫)蜀、黍、玉米黍、、稻旱稻
①古代农作物品种逐渐增多②宋朝以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③新航路开辟对我国农业产生影响④我国古代居民的饮食文化日益丰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孔子家语观思》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孔子认为对饥民实施救助值得商榷②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③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④体现了孔子“仁”“礼”的思想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入仕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①官僚政治体制开始形成②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实行③儒学地位的明显提高④文官为相便于皇帝限制相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台湾作家柏杨认为:中国文化似一条壮观伟大的河流,但是到了14世纪,“它终于淤塞成一个酱缸,构成一个庞大而可哀的时代”。形成“酱缸”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专制制度B.“罢黜百家”C.“三教合一”D.程朱理学7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