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飞秒激光治疗近视可能存在后遗症现在个别品牌厂商和一些无良医院,利用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把新引进的飞秒激光设备吹得天花乱坠、神乎其神,把业界使用了多年的技术成熟的金属板层刀比得一无是处,尤其是忽悠飞秒激光包打天下,绝对安全,简直不存在一点后遗症。显微镜下的精微眼科手术绝对安全,一丁点风险都没有?可能吗?确实,飞秒激光近视手术是目前治疗近视比较热门的尖端眼科手术,但是飞秒这个“尖端设备”并非能够百分之百杜绝手术后遗症,况且,飞秒激光设备本身也是良莠不齐,推陈出新,性能差异巨大,我们不得不睁大眼睛。先说后遗症。在飞秒激光手术中,最常见的隐患来源于制瓣时间过长,这很容易造成较大的角膜损伤,影响手术效果。由于飞秒激光是使激光在角膜下聚集切削,所用时间要比板层刀长一些,有的甚至需要1分钟的时间来制瓣,对角膜的损伤比较大。除非飞秒激光的发射频率达到1000Khz左右(目前国内以美国I
tralase为代表的传统飞秒的激光频率一般只能达到60Khz左右),高频率低能量的切削才能完全避免这种伤害,目前只有极少数飞秒能够达到这种频率。另一个较大的隐患是飞秒激光制做角膜瓣时等待的时间过长,增加了感染的几率。传统飞秒激光制瓣后通常需要静待二十分钟左右才能掀开角膜瓣做下一步的准分子切削,在这期间甚至需要患者转换床位或手术室,不稳定因素极大。只有最新一代小光斑、低能量的飞秒激光才能使制瓣后残余能量较少、气泡能迅速吸收,从而不需等待直接进行下一步准分子激光切削,现在只有部分飞秒激光能够达到这种要求,比如采用小光斑切削的瑞士达芬奇飞秒,已经有效的排除了这个隐患。除此以外,飞秒激光在吸引角膜时,对角膜负压时间过长也是容易带来后遗症的因素之一。板层刀负压吸引眼球仅需5秒左右,而飞秒激光刀负压吸引眼球需1分钟左右,长时间负压对眼球的远期影响深远,可能造成眼底和玻璃体损伤,不利于术后恢复。要弥补这种负压时间过长的缺憾,只有降低负压值,以带来整体负压的下降,保护眼底不受损害。目前制作角膜瓣时所使用的吸引环的负压最低的是瑞士飞秒约35mmHg,这个负压值低于机械性角膜板层刀制作角膜瓣时的负压约65mmHg,这样的话才能达到安全的标准。对待新生事物我们需要理性,尤其是在这种“尖端科技”的相关宣传铺天盖地,吹得神乎其神,天花乱坠的时候,我们更需要理性对待,既要认同飞秒激光带来的超凡视觉效果,也要认识到飞秒激光仍旧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