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小学环境教育的主要任务
1认真实施生态环境教育,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教育课程体系。要依据《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的要求,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并纳入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通过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态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中实施生态环境主题教育、单独开设生态环境教育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学校日常生活与管理方面的创设生态环境教育隐性课程等多种形式,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教育课程体系,使生态环境教育从个别教师的活动走向全体教师对学生全方位的生态环境教育。严格执行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生态环境教育课程要求,开齐开足课程。2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开展健康有序的生态环境教育活动。紧紧围绕学生熟悉、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开展环境社团活动、环境教育参观活动、环境保护宣传活动、环境调查或考察活动、环境知识竞赛活动、环境夏令营,撰写环保小论文等,让学生研究了解身边的环境问题,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各地各校要以“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生物多样性保护日”等纪念日为契机,号召每个学生从、我做起,改变破坏环境的生活陋习,摒弃有害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倡导社区、家庭、校园节水节能、垃圾分类、循环回收、绿色消费,推进节能减排,践行绿色生活,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
1
f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3加强中小学教师专题培训工作,发挥专业引领作用。要围绕《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和我省地方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内容,切实开展专题培训工作,促进中小学教师掌握生态环境教育的基本技能;要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生态环境教育实施途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模式等;要积极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培训项目,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4利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及资源,积极开展农村中小学生态环境教育。截至目前,我省所有农村中小学都完成了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的建设工作,形成了覆盖全省的远程教育网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校要充分发挥光盘播放、卫星收视、计算机教室三种教学模式组织开展生态省建设教育和环境教育,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省电化教育馆要在辽宁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网上开辟生态省建设专栏,为农村中小学开展生态环境教育提供便利条件。5积极组织开展环境友好型学校和环境教育实践基地创建活动。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