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能够计量为准。93充模速度有否太快或太慢。94加工周期是否太长或太短。
注根据产品形状和模具结构第一模具不能涨模,同时防止成品短射、断裂、变形、毛边甚至伤及模具。参考同类产品的周期适当延长设定周期若加工周期太短,顶针将顶穿成品或剥环挤伤成品。这类情况可能会耗费两三个小时才能取出成品。若加工周期太长,则模芯的细弱部位可能因胶料缩紧而断掉。事先做的充份考虑及时的措施可帮助避免严重并昂贵的损失。原则上需先验证产品走胶是否平衡,然后再检查相关的其它问题。95查看料筒内的塑料料是否正确无误,及是否依规定烘烤(试模与生产若用不同的原料很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96料管的清理务求彻底,以防降解胶料或杂料射入模内,因为降解胶料及杂料可能会将模具卡死。97测试料管的温度及模具的温度是否适合于加工之原料。98了解产品型腔结构特点,深腔结构或结构较为复杂的模具是否回出现粘模的可能,在最初调试射出前须喷适量的脱模剂,以防止产品粘模。
5of11
fXXXXXXX有限公司
10试模的主要步骤为了避免量产时无谓的浪费时间及困扰,的确有必要付出耐心来
调整及控制各种加工条件,并找出最好的温度及压力条件,且拟订标准的试模成型叁数,方便日后的作业。101调整工艺参数调整压力及射出量以求生产出外观令人满意的
成品,但是不可跑毛边尤其是还有某些模穴成品尚未完全凝固时,在调整各种控制条件之前应思考一下,因为充模率稍微变动,可能会引起甚大的充模变化。102稳定模温要耐心的等到机器及模具的条件稳定下来,即是中型机器可能也要等30分钟左右。可利用这段时间来查看部品连续生产可能发生的问题。103保压压力及时间的设定螺杆前进的时间不可短于闸口塑料凝固的时间,否则成品重量会降低而损及成品之性能。且当模具被加热时螺杆前进时间亦需酌予加长以便压实成品。104调整周期根据产品生产情况合理调整总加工周期。105稳定工艺参数及收集样品把新调出的条件至少运转30分钟以至稳定,然后至少连续生产一打全模样品,在其盛具上标明日期、数量,并按模穴分别放置,以便测试其确实运转之稳定性及导出合理的控制公差。(对多穴模具尤有价值)。106检测产品将连续的样品测量并记录其重要尺寸(应等样品冷却至室温时再量,精密部件保持23±1℃)。107把每模样品量得的尺寸作个比较,应注意:
6of11
fXXXXXXX有限公司
1071尺寸是否稳定。
1072是否有某些尺寸有增加或降低的趋势而显示机器加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