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1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探究分析分子晶体的结构特点。2利用图片、模型以及教材上的“联想质疑”“交流研讨”等栏目,承上启下,使课堂学习环环相扣。3课堂上利用学案导学,通过学生自学、小组讨论、上黑板展示、师生评价等形式,完成学习目标。并通过迁移应用、当堂反馈等习题的设置,巩固所学知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思考:冰、干冰、碘的性质与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原子晶体的区别。板书二、分子晶体板书1分子晶体的概念讨论(1)干冰的宏观性质和应用有哪些?(2)分子晶体中分子的排列是否采取紧密堆积的方式?为什么?(3)分子晶体的结构特点有哪些?观察碘晶体和干冰晶通过设置的讨
【引入问题情景】我们已知道,冰易融化,干冰易气化,聆听、观看图片碘晶体易升华,你知道这些晶体为什么具有上述的特殊性质吗?它们的结构是怎样的呢?(利用多媒体展示冰融化,干冰气化,碘晶体升华等图片)
体的晶胞,熟悉典型分论题可加深学生子晶体的结构。对分子晶体结构
讨论给定的有关问题特点的认学生思考讨论并展示结识。论,学生之间相互评通过迁
移应用,使学生学以致用,达到
思考CO2中C原子和O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相结合,故CO2价。
1
f形成的晶体为原子晶体。你认为正确吗?为什么?(教讨论题答案:(1)常见巩固提高的目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做出评价并用多媒体展示)迁移应用下列物质形成的晶体中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是()。ANH3、H2、C10H8CSO2、SiO2、P2O5BH2S、CO2、H2SO4DCH4、Na2S、H2O的干冰呈块状或丸状,的。在低温实验、人工降雨等场合常用做致冷剂。(2)分子晶体中分子的排列采取紧密堆积的方式,因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不具有方向性。(3)分子以分子间作用力相互结合形成晶体,并采取紧密堆积方式排列。思考题答案:不正确,因为CO2中C原子和O原子之间虽然以共价键相结合,但CO2分子与分子之间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而形成的分子晶体。迁移应用答案:B板书2冰晶体的结构与性质阅读思考(1)冰晶体中微粒间的作用力有哪几种?阅读教师指定内容,参考课本图示,思考、讨通过思考和组论学案提出的问题。内、组间的交流,
(2)冰晶体的结构特点如何?冰中水分子的排列是否采(1)六人一组,组内合让学生自己发现取紧密堆积的方式?为什么?作,集思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