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只要能表现出如上的状态,考官自会觉得你的答案既不是中规中矩的附庸,也不是一根筋式青涩。第二个误区就在于换位思考的理解其实有很多考生是理解不到位的。人际关系出现僵
f局时,处理的主要方法就是要通过深入的沟通来解决。但是“沟通”这个词汇在绝大多数考生心目中实际上就是一个符号意义,没有实质性的用途。给大家举个小例子。东汉末年,赤壁之战发生之前,孙权对于联刘抗曹还是投降偏安,实际上是举棋不定的。这个时候,大臣们分成了两派,“鸽派”认为应当主和,投降曹操,因为东吴的实力不足,曹操有八十万水军,与曹操相抗,无异于以卵击石“鹰派”主战,认为曹操远来江南,必定水土不服,人多但无益,且战不义必失民心,所谓失道寡助,可以一战。这两者看似说的都有道理,所以孙权难于抉择,毕竟双方的理由都有理但不足以说服对方。最后孙权选择了联刘抗曹,也就成就三分天下的基本格局,赤壁之战扬名千古,成为著名的战争案例。孙权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就是鲁肃简单地一番沟通:主公,我等投降,尚不失荣宠,尚可封官予爵,一生得保平安但是主公您要是投降了,您想过未来会过什么样的生活吗言下之意,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孙权作为一个割据一方的诸侯,岂能见容与曹操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投降哪里能保平安啊孙权实际上是别无选择的。鲁肃这番沟通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时时刻刻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的,为对方的利益着想,这是对方听劝的最大缘由。故而,换位思考绝不是一句空谈,还是要看我们的实际运用。打个比方说:有个家长随地吐痰,你是教育他遵守文明功德更有效还是告诉他这样会教坏小孩子更直接呢答案不言而喻。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