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四是“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五是“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3、新课程改革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建构这样的学习方式对教师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有效教学的行动研究中,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实验独树一帜。
假设:通过本课题研究,设想能总结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基本特征,找到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并研究出与之相对应的策略,从而真正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推动语文课程改革工作持续、深入地发展。
三、研究的主要目标内容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分析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找到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并提出提高有效性教学的基本策略,探索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策略,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1、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现状的调查研究
f2、分析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教师行为的有效性、学生行为的有效性、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教学反思的有效性的研究,最终找到答案。
3、探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有效的课堂教学准备策略备课阶段
有效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课堂教学
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策略课堂评价
本课题着眼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着眼于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把本课题研究融入常规状态下的教学中,引导教师通过经常性地研究,努力提高教师有效课堂或高效课堂教学的自我觉察水平。
四、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过程和最终成果形式:
f第一阶段201906201910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为课题研究做好各种准备:
1文献探讨,确立课题并加以论证,完成课题研究方案大面积调查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课堂教学高效或低效的特征,完成调查报告。
第二阶段201911201205这一阶段为主要的课题实践阶段:
1收集各种相关数据、实例,并对数据作出初步的分析。
2进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主要任务:
A深入课堂,通过听课、评课、课堂反馈等教研活动,编写典型案例,建立、收集研究个案,并进行必要的客观分析。
B收集各种相关数据、实例,并对数据作进一步的分析。完成有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阶段实验报告。
f第三阶段20120620120630这一阶段为课题的结题阶段:
1对课题进行整体的分析与总结。
2整理课题各种形式的研究成果。
预期研究成果
力争形成丰富的成果群,包括:研究方案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