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该条横线,按上述方法核对数据后记录,依次校准下去,重复三次取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最大允许累积误差为±20mm。5.6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且卷尺的累积误差在±20mm范围内),判校准合格。6相关记录内校记录表。
温度计内部校准规程
1
目的对温度计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23范围适用于测量溶液温度所使用的水银温度计。校准用基准设备外校合格的数显温度表精度01℃45环境条件室温。校准步骤
5.1检查玻璃体是否破裂及刻度是否清晰,否则更换。5.2用一透明容器盛装适量自然溶解的冰水混合物。5.3把温度计有水银液体的一端放进冰水混合物中,然后观察水银柱的变化情况。5.4待水银柱变化稳定,再对照温度计刻度是否在0℃的位置,记录读数。5.5第一次测量完成后,取出温度计,待水银柱回到自然的位置后,重新第二次测量,这样连续测量三次,取得结果再取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允许误差±10℃。5.6以上步骤完成后,把温度计放在50℃以下的温水中(30℃为宜),用基准数显温度表进行校对(把探头放在水银柱旁边的温水中),对比并记录温度计的和基准温度表的温度读数。5.7第一次测量完成取出温度计,待水银柱回到自然的位置后,再进行第二、第三次测量,测量结果取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允许误差±10℃。5.8把温度计放在50℃以上的热水中(80℃为宜),重复56、57相关步骤。5.9三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该温度计判校准合格。6相关记录内校记录表。
电子称内部校准规程
1
目的对电子称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f2
范围适用于调配方时所使用的电子称(0~300g)。3校准用基准物质外校合格的标准砝码。45环境条件室温。校准步骤
5.1清洁被校电子称载物台,进行归零。5.2分别使用10,20,50,100,(100+100),(100+100+50+20+20+10)g的砝码进行校准。每个重量读数三次取平均,记录载《内校记录表》中。5.3根据下式计算误差:△(%)(Gg)G×100式中:G标准砝码示值;g电子称读值。5.4所有校准值的误差均在±1%以内,判校准合格。6相关记录内校记录表。
fr